中新网评:假洋膏药年销过亿元,平台监管不能失灵
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(记者 王庆凯)中国新闻网《民生调查局》日前报道了“市野医生”等品牌膏药贴虚假宣传一事,中新引发舆论关注。网评该膏药贴宣称“2分钟接骨”“联合东京医学研究院匠心研制”,假洋凭借虚假宣传,膏药过亿管在网上销量突破百万单。年销能失
然而,元平记者调查发现,台监这款膏药实则为国内生产,中新成本仅2元一盒。网评所谓的假洋“东京医学研究院”是在香港注册的空壳公司,产品上的膏药过亿管日本博士头像竟是老板自画像的二次创作。其背后团队还运作“藏老祖”“苗阿姐”等多个品牌。年销能失今年5月,元平该公司因虚假宣传已被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处以20万元罚款。台监报道发布后,中新涉事店铺的商品已被多个电商平台下架。
一边是被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处罚,一边却是年销售上百万贴,营收过亿元,甚至在电商平台冲到热销榜前三。如此反差,令公众大跌眼镜。这款膏药贴能持续在市场上兴风作浪,除了商家利欲熏心、胆大妄为,相关部门和平台企业的监管疏漏也是重要因素。
电商平台、短视频平台作为商品宣传销售的重要渠道,理应对入驻商家资质及其发布产品服务内容进行严格审核。但现实情况是,虚假宣传广告在平台上肆意横行,背后则是平台在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失衡:一方面,在经济利益驱使下,平台放松了对商家资质和宣传内容的审核;另一方面,平台在技术和人力上或许存在不足,难以对海量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甄别。
若平台放任商家售假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也扰乱了市场秩序。消费者出于对平台的信任购买商品,却被虚假宣传所欺骗,这无疑严重透支消费者的信任。同时,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,也挤压了正规企业产品生存空间,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今年8月,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《医疗广告认定指南》,为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平台划定了更为清晰的红线和底线。但“神贴”骗局仍屡禁不止,平台难逃其咎。
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,平台必须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。一方面,要建立健全审核机制,对商家资质、产品质量、广告内容等进行从严审查,从源头上遏制虚假宣传;另一方面,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,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虚假宣传等行为,立即采取下架商品、封禁店铺、列入黑名单等措施。
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督管理,督促平台加强网店资质审核和违规行为管理,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。同时,加大对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,形成震慑效应。只有监管部门与平台企业形成合力,才能有效净化市场环境,让消费者权益不再被各类“神贴”骗局侵害。(完)
(责任编辑:探索)
- 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在“中国驯鹿之乡”启动
- 这些“男”题并不难解|中国男性健康日
- 东帝汶总统:美欧的朋友们要想一想,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与中国合作
- 这些“男”题并不难解|中国男性健康日
- 从千年“土货”到现代产业 浙南糯米山药蹚出富民强县路
- 警惕十五运会门票诈骗套路!这份购票防骗指南请收好|安全贴心话
- 今日辟谣(2025年10月29日)
-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年内预将再加息
- 述评:文化遗产,究竟有啥用?
- 美媒:“傲慢与虚伪”令全球南方远离美国
- “根治”高血压、“攻克”癌症、“替代”胰岛素?假!中消协提醒→
-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面临37项指控
- 边城呼玛:雾凇冰排相互映衬 绝美冬景引游人
- 今日辟谣(2025年10月24日)
